关于印发《杭州市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7-08 16:18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信息作者:
各初中、小学:
现将《杭州市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方案》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
2022年5月23日
杭州市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方案
随着“双减”工作的持续推进,钱塘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也成效渐显,既有效满足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们的需求,也在实践之中探索出了基于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育人路径。基于以评促建的目的,结合钱塘区实际,特制定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方案。
一、评选对象
钱塘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二、工作目标
1.以评选引导学校全面梳理课后服务工作,厘清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现状和短板。
2.以评选发掘钱塘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典型案例和有效做法。
3.以评选促进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三、评选指标
结合钱塘区实际,拟从严格要求落实、特色成果展示、问卷反馈三个方面设立一级评选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项二级指标。
(一)严格要求落实
根据中央“双减”文件和省市区制定的系列指导要求,各学校制定出本校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严格落实各项要求,做到全时段、全学生覆盖;同时,为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规范制度,人力保障、物力条件,构建课后服务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各学校关注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供给,让每一个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本指标关注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基本要求,从课程架构、内容供给、规范执行、关注低龄、体育活动、劳动课程、课业辅导等方面设置二级指标,并且形成评选细目和评选分数,本评选指标一共40分。
(二)特色成果展示
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或特色成果。在区级及以上层面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展现学校优秀做法、进行典型发言,受到区教育局通报表扬;相关实践做法被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领导进行批示认可;在区及以上层面做过经验介绍等情况。
本指标关注学校阶段性成果及各级部门的反馈,属于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发展要求,设置成果展示评选指标,并且形成评选细目和评选分数,本评选指标一共40分。
(三)问卷反馈
实施“双减”以来,学生和家长是课后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区教育局十分关注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拟通过问卷的方式获得来自家长和学生的反馈。
本指标关注家长和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和满意程度,属于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发展要求,设置问卷反馈,并且形成评选细目和评选分数,本评选指标一共20分。
结合上述评选指标,形成评选量表。
四、评选方式
结合评选目标要求,根据评选指标的设置,采用学校自评、专家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结合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在各方独立评选的基础上,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总分,并按照小学和初中分类排序:
总分=学校自评*40%+专家评审*60%+问卷反馈
附:杭州市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量表
杭州市钱塘区课后服务“特色学校”评选量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内容 | 说明 | 等级 | 学校 自评 | 专家 评审 |
严格 要求 落实 (40分) | 1.课程架构 (5分) | 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关注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已有课程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课内教学和课后服务整体育人功能。 | 本指标以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为基础。要求方案完整、全面,能体现课后服务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2.服务内容 (5分) | 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不用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代替课后服务的全部内容。 | 本指标以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为基础。要求学校提供菜单式内容,供学生按需选择。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3.规范执行 (5分) | 课后服务学生无乱费用行为。课后服务做到有需要学生全覆盖参加。即提供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的课后服务项目,而不是只有个别或部分学生参加的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小学课后服务做到每天15:30-17:30全时段开设;中学课后服务从每日正式课下课后开始,到晚自习结束。因法定节假日调休出现的工作日,学校应该提供课后服务。 | 本指标以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为基础,要求学校方案明确,各项课后服务内容规范到位。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4.关注低龄 (5分) | 安排游戏和户外活动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后服务内容。冬季,小学低年级学生可根据家长意愿灵活安排课后服务时间,保证学生安全放学。 | 适当结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反映。要求活动内容安排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5.体育活动 (5分) | 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或户外活动。 | 本指标以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为基础,适当结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反映。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参与体育活动的实效,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6.劳动课程 (5分) | 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设置课后服务劳动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垃圾分类、卫生值日等集体劳动,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 | 本指标以各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为基础,适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反映。要求明确劳动课程的开设时间以及不同班级的分工,具有可行性。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7.作业辅导 (5分) | 安排优秀骨干教师承担答疑、辅导、巩固、培优等形式的作业指导工作。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学科个性化指导的科目、时间、地点和任课教师。打破班级界限开展作业辅导。 | 本指标以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为基础,适当结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反映。要求方案明确,有明确的措施,有具体化的课表安排。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2分之下。 | |||
8.参与调研 (5分) | 协助上级完成各类问卷调研或实地调研,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 | 本指标以各学校参与区级及以上级别的问卷调研或实地调研为基础。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5分;B档4分;C档3分;D档1分。对于同类性质调研,不累加,取高级别。 | |||
特色 成果 展示 (40分) | 9.特色成果提炼展示 (20分) | 学校课后服务特色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等 | 本指标以学校阶段性工作总结为基础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18—20分;B档14—16分;C档12分;D档10分之下。 | ||
10.上级肯定 (20分) | 在区教育局组织的专项检查中受到认可和表扬,在区、市相关会议上进行专题发言,相关实践做法被区教育局及以上领导进行批示认可,召开课后服务现场会。 | 本指标以各学校在区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检查中受到表扬和认可;在区级以上专题会议上进行过发言;相关实践做法被区级以上进行批示认可;承办的课后服务现场会或展示会。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18—20分;B档14—16分;C档12分;D档10分之下。对于同类性质经验交流或者发言,不累加,取高级别。 | |||
问卷 反馈 (20分) | 11.问卷反馈(20分) | 通过学生和家长的感受,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反馈。 | 本指标以学生和家长参与问卷反馈人员比例和满意率为依据。 | 分为A、B、C、D四档。 其中A档4分;B档3分;C档2分;D档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