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第220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06 15:54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吴小红委员: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智慧养老建设,提升公共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智慧养老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情况
(一)“智养钱塘”建设。2021年钱塘区认真贯彻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以省市公共服务共性模块数据交互为基础,聚焦养老服务中“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关键问题,以需求聚焦、服务优化、机制完善为着力点,高效推进“智养钱塘”区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致力于把智养钱塘打造成为领导决策的辅政工具、行业领域的监督工具、基层人员的服务工具、更成为老人及其家属可依赖的生活工具。
(二)重阳分运用。聚焦老人需求,积极打造养老服务线上APP商城“点单式”服务,通过将养老服务补贴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市民卡)养老服务专户,落实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分”制度,可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等支付,打破了原来的区域壁垒,撬动养老服务消费市场。2021年度总计结算重阳分1100余万元,惠及近万老年人。
(三)医养结合工作。钱塘区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6家,其中1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其他均为民办养老机构,全部属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094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19.54张。
二、下步重点工作
(一)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1.建立普惠型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在完善特困、低保低边等对象兜底保障基础上,确立普惠型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发展方向。逐步建立以老年人能力评估为服务需求测算依据,依据经济、社会等身份确定可享受人群的更精准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中度、重度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得到有效保障。探索引入使用者付费的补贴制度机制,融通部门政策,整合补需方各类服务项目。到2025年,对象覆盖全、项目内容定位清楚、结构科学合理及相互衔接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初步建成开放、体现福利梯度、引入使用者付费机制,体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逐步提高高龄津贴和百岁老人长寿津贴标准,探索开放性的老年福利政策,逐步惠及常住老年人口。依法依规拓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营机制,做好与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衔接和制度整合;鼓励探索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2.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完善全市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探索“一口子”需求评估和服务供给机制。实现养老机构结构性调整和充分发展,引导重点建设护理型(含认知障碍照护型)养老机构(床位),切实提高有效床位和床位入住率,做强机构。到2025年,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总床位的65%;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护理型床位占比应达到公办养老机构总床位的68%。
(二)打造“大社区养老”新格局
1.全面构建大社区照护体系。“大社区养老”即以原居安养为理念,在更可及的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家门口整合式、多层级照护服务。每个大社区服务圈,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为支撑,以康养联合体为抓手,提供医养康养一体化、居家-日托-机构连续转接的社区整合式照护。到2025年,每个大社区建有一个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区照护中心,提供一站式整合式服务。
2.推进整合式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居家、社区、大社区、机构等不同层级照护的有序疏导和转接,强化医养康养有机融合和服务链接,推进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数据、照料服务与家庭签约医生工作对接。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阵地+平台”双重作用,承担辖区居家老年人基本信息建档、服务需求反馈、日常关爱及上门服务等职责,提高服务辐射及设施绩效。
(三)加快医养康养实现有效融合
1.打造多层次康养联合体。以功能维持和康复为导向,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提升康复、护理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康养联合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康养体系建设。大中型养老机构为主体,依托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稳定期康复、出院后护理等服务。支持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康复医院,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老年康复机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1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均应设立康复室,配备康复器材,在康养联合体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救护培训师工作室等。
2.健全康养一体化机制。将体适能评估纳入老年人常规体检,将康复需求评估纳入老年人能力评估,依托数字化改革,建立以老人码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库。完善老年人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康复护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康养联合体建设标准,建设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上下联通、转接有序的康养联合体,建立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有序转接,能力评估、专业服务和照护政策衔接配套的服务体系。
(四)实施养老服务数智化改革
1.深化数字化改革迭代。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系统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政策协同,根据“全省统建、市县补充”要求,深化智养钱塘项目迭代,全面对接“浙里养”平台,实现与“城市大脑”对接,按照标准接口要求积极创建地方个性化应用模块。根据全省养老服务数字标准,搭建全量、准确、实时养老服务数据仓;健全养老数字化保障,确保数据安全和老年人数据权益。
2.推进数字化养老应用。集成养老服务数据、业务协同、分析预警的可视化展示平台,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局把控、政策分析和预判能力。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数字政务、数字养老和数字监管,以智慧养老项目和场景应用为导向,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2022年,建成1家示范智慧养老院,到2025年至少建设2家。积极推进智慧服务适老化,加强智慧技术无障碍建设,2022年实现9家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能终端配备。保留线下服务途径,便利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和老年福利。积极开展老年人智慧产品使用培训,让老年人共享智慧城市新生活。
以上是对您提出提案的答复,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
杭州市钱塘区社会发展局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