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209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06 15:30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许维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实施我区村社“老年食堂”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区共有户籍老年人口5.5万人,占年末总人口数的16%,全区整体老龄化水平居于全市较低水平。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由于老人上了年纪之后,行动不便,反应迟缓,买菜烧饭不方便,用电用气有隐患,“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成为困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难题,老年人吃饭问题亟待解决。而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老年食堂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给老年人上门助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截止2021年底,我区实体老年食堂(助餐点)42家,日均服务148人次。
(一)多种助餐形式共存。根据街道及村社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建老年食堂、社会化运作、挂靠餐饮企业等方式,初步形成了社区老年食堂、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社区助餐服务点、社会餐饮企业设置为老餐桌、街道中央厨房配送等助餐形式。
(二)服务体系基本覆盖。42家老年食堂覆盖7个街道,所有街道都有一家或多家助餐服务单位,至少拥有一种方式可以为辖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助送餐服务,可以说从理论上讲,我区助餐服务体系已经实现全覆盖。
(三)多样化助餐模式探索。结合我区实际,特别是下沙片区跟江东片区城乡差异,我们积极探索,寻找最适合各村社实际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例如,下沙街道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运营,采用中央厨房配餐的新模式。做优城市老年人助餐服务。新湾街道通过中央厨房作餐,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创新探索助餐服务模式。
二、工作举措
(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社区老年食堂、社区助餐服务点、社会企业送餐上门、中央厨房等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重阳分”助餐模式,拓展重阳分使用途径,吸引社会助餐企业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以重阳分撬动助餐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助餐服务覆盖面和受益人群。
(二)落实场地,引导发展。针对目前助餐服务覆盖率不高的问题,积极构建以社区老年食堂为主体,其他助餐模式有效补充的老年人助餐体系,加大老年食堂在助餐服务单位中的占比,不断优化助餐服务体系结构,提高助餐服务有效覆盖。今年,钱塘区积极落实已建成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工作,按照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新建小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的要求进行居家养老用房配建,在为老服务用房配建到位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街道利用新配建的养老用房开设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三)争取资金,提高补助。针对政策资金扶持度不强的问题,通过多次对接区财政局,深入调研摸底,制定了符合当前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长效发展的补助政策,出台《钱塘区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明确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补助标准与方式,与原有政策相比,助餐服务机构建设补助从最高3万元提高至最高10万元,大大提高了建设社区老年食堂的积极性;运营补助从按点位最高3万元/年,调整至根据助餐老人数,按照3元/人/餐进行补助。同时为扶持第三方经营,加入运营机构补助,按照1元/人/餐,最高不超过3万元进行补助。
(四)多方协同,数字赋能。针对助餐服务协同管理不足的问题,将助餐服务纳入智养钱塘项目建设内容,开发助养服务场景,实现全区统一的网上点餐、手机点餐、电话点餐等多种方式。通过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装智慧餐台,完善助餐服务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良好的信息互通和协同管理。通过配备人脸识别智能结算终端及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各助餐单位实际运营情况,可有效提高资金补助精准度。通过目前9家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助餐设施配备方案设计中,预计6月底可以配建到位。
三、下步重点工作
为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确保吃得安全、吃得满意,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局将在持续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简化认定流程,推动社会参与。积极落实杭州市关于支持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政策实施细则,联动市场监管部门,简化各类符合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条件的餐饮企业认定流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老助餐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修订养老服务业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落实政策保障。细化社区老年食堂建设方案,制定一点一策,倒排建设时间表,确保建设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让尚未助餐覆盖的老人早日吃上安乐茶饭。
(三)宣传和引导老年人助餐服务全民参与。充分利用智养钱塘平台,上架为老服务地图。建立完善送餐服务网络,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最迫切需要助餐配餐服务的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解决失能、独居老年人就餐难题。,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
以上是对您提出建议的答复,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
杭州市钱塘区社会发展局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