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第2208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04 17:02 信息来源:中共杭州钱塘区委宣传部
沈伟丰委员:
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大开发背景下钱塘江围垦沙地文化留存与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钱塘区位于吴越交融、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发展形成了以潮涌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和创新文化为特征的钱塘文化,其中围垦文化是钱塘区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底色,现存围垦遗址公园、围垦文化广场、临江兵团知青公园、沙地文化馆、民俗馆等大量围垦文化载体。钱塘区依托现存文化载体,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深做实文化惠民、文化进校园等工程,不断增强我区居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因地制宜 谋划推进文化载体建设
钱塘区从区情区貌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沙地文化、知青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围垦文化,推动围垦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走出去。组织开展“围垦拾遗”主题活动,寻找身边的沙地围垦故事,挖掘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围垦精神。十四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将推出一批围垦建设项目,谋划1个湿地、1座围垦博物馆、1座围垦主题公园、1条围垦特色公路(观十五线)和新建、改造一批沿江、城市绿道等的“1+1+1+1+N”项目建设体系。开展“最美建设人”“最赞新围垦人”评选和表彰,弘扬和传承新时代“围垦人”身上的精神风貌。
二、构建三级网络 展示围垦文化产品
钱塘区通过实施“文化钱塘”工程,打造钱塘韵味文化新地标战略,依托全区123处文化馆(站、室)共通共联的资源特点,将围垦文化博物馆、沙地博物馆、义蓬沙地文化馆、沙地红色纪念馆、临江兵团知青文化园、知青纪念馆等文化博物场馆串联成线。临江街道对临江知青公园进行了提升,通过开展“听老党员讲党课”“建党一百年,围垦五十载”等主题宣讲活动,使围垦文化、沙地文化深入人心,目前基地已成为钱塘区宣传知青文化、兵团文化、围垦文化的金名片。新围村重点打造钱塘区“围垦第一村”,展馆中陈列着油布伞、茶坛、竹烘笼等二十余件沙地老物件,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对钱塘十碗头、萝卜干、沙地劳动工具制作等技艺进行创新传承。义蓬街道沙地文化馆作为钱塘新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建设面积近1000平方米,以影音、雕塑、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围垦时期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同时也讲述了沙地人民“勤劳节俭、敢闯敢拼”的艰辛创业史,让观众深切感受沙地人民“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意境。
三、加强要素保障 支撑沙地文化服务长久
积极拓宽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渠道,在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利用省二轻集团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经验,谋划将临江知青园项目所在地创建成为钱塘文化主题突出、旅游业态丰富、生活要素完整的旅游景区。加强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区、街两级公共文化单位人才队伍稳定、业务水平精湛。此外,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文化产品点单化服务,以优质文化资源配送等形式,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同时加大文化志愿者招募力度,重点培训围垦文化、沙地文化的社会宣讲学员,缓解从业人员不足的现状。
加快推进围垦沙地文化留存与保护,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合力推进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宣传部将一如既往地与各职能相关单位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继续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中共杭州钱塘区委宣传部
2022年5月26日
抄送:区政府办、区政协提案委。
承办联系人: 孙硕 联系电话:8298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