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第220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04 16:54    信息来源: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

社法委:

贵委在钱塘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钱塘区宣传文化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知行合一,理论武装求实求效。一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构建“钱塘·潮”1+9+N宣讲矩阵,让理论宣讲进入寻常百姓家;开展“我在钱塘潮起之地学党史”专题学习活动,全区2.4万名党员参与;成功举办建党百年文艺晚会,引起广泛关注和钱塘人的精神共鸣;开展“我们都是钱塘人”大讨论、大担当、大比武系列活动,举办“知钱塘 识星城”主题知识竞答、“民呼我为”优秀案例比武打擂等活动,“我们都是钱塘人”逐渐成为最大共识。二是持续推进常态化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思想引领作用,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18次,举办“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专题学习会、读书会,开展专题学习5320次,参与党员人数超25300人。

(二)聚焦系统培育,文化发展有声有色。一是挖掘文化内涵。成立围垦文化研究会,举办围垦文化节,编撰《钱塘区围垦与开发历史文化读本》,打造10大围垦精神传承地,制作钱塘文化手绘地图,完成电子导览地图、VR全景地图设计开发。二是提升文化产业。拟定区级文化发展专项政策,开发“文产云”数智平台,数字赋能辖区文化企业“生命全周期”管理。“文产云”相关做法被省市区专报刊发,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批示,在全市揭榜挂帅路演中位居前列。2021年,全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居全市前三。三是打造文化品牌。举办首届钱塘潮玩节,区属文化企业万事利、花西子、问童子等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杭州文博会。举办“4.23全民阅读节”、“3+3”全民阅读阵地建设、“钱塘大咖”荐书等1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全民阅读·书香钱塘”特色品牌。全市首创区级“扫黄打非”IP动漫形象“飞飞”,下沙滟澜社区站点入选省级“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实现钱塘区省级示范点“零的突破”。

(三)聚焦提质增效,主流宣传出新出彩。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实体化运作钱塘融媒体中心,入驻《钱塘新区报》、《钱塘新闻》电视栏目、《潮涌钱塘》杂志、“钱塘发布”两微一端一抖等九大媒体平台“钱塘发布”政务双微和官方抖音号等平台,“钱塘发布”区级新媒体矩阵用户总数达到74万。设立钱塘区融媒体中心编委会,构建“一次采集、分类制作、多元传播、立体覆盖、有效应用”的融媒体采编流程和“新闻+政务+服务”的媒体职能。实现全区各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打通信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多部门合作、多层级媒体联动的宣传矩阵,做精做优新闻选题会议制度。二是精耕主题宣传。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策划推出共同富裕、喜迎亚运、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化改革、“一带双城”等重大主题,2022年1-5月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发稿2400余篇,其中央媒300余篇,省级媒体1100余篇,市级媒体1000余篇,特别是在《人民日报》发稿6篇,央视《新闻联播》发稿3篇。三是推动国际传播开局起步。建立一支25人的区级出海队伍,创建一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整合侨联、外办、人才办、产业集团等区级单位资源,建立国际传播海外朋友圈。打造全市首个区县级双语外宣视频专栏《看钱塘》,在省、市媒体平台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

(四)聚焦共建共享,文明建设落地落细。一是打好“组合拳”,推动文明测评成绩稳中有升。全区各相关部门细耕责任田,合力赶考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最终取得其他城区组的中位,三季度入户调查成绩位列全市第一。二是唱响“主旋律”,推动文明培育成果竞相绽放。瞄定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面文明,扎实开展各类文明选树活动,河庄街道江东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4人次荣获杭州好人、美德少年等荣誉,6人次获市级最美人物和道德模范提名。三是借力“数智化”,推动文明阵地建设蒸蒸日上。着眼建成管好用精,全域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文化礼堂家园共计27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80处、文化礼堂和家园98处),开发“钱塘文化云管家”系统,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样式,投入文明实践队伍630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7000余次,覆盖人数逾16万。

(五)聚焦底线红线,阵地管控有力有效。一是稳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出台系列制度,架起四梁八柱。实施清单化管理、常态化检查,对下沙街道、河庄街道、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大创小镇、临江高科园等单位开展专项巡察,抓好问题整改、夯实基层基础。守好网络、学校、宗教等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分析研判、排查风险隐患。全区意识形态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螺旋上升,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不断巩固发展。二是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健全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等机制,大力推进“瞭望哨”工程和网评员队伍建设,完成全区180余个瞭望哨点位布设,组建起一支分三级管理总人数超千人的网军队伍,妥善处置金沙湖下沉广场管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转设等突发舆情30余次。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组建网络文化协会和自媒体联盟,打造“钱塘e创”网络文化家园并被省委网信办授牌认定,大学生网络普法教育基地获评全省十大网络普法教育基地试点,集聚管网治网合力。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紧扣主线,着力在思想理论武装上走深走心。一是夯实理论学习之基。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抓手,围绕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等重大主题,精心组织专题学习;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进一步强化研讨调研,推动理论指导实践。二是打响钱塘宣讲品牌。着力推进“钱塘·潮”1+9+N理论学习品牌打造,通过实地考察、系统学习、集体研讨、交流分享等方式,纵深推进面向基层的主题宣讲活动。三是压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及时研究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巡察、专项督查等工作,组织开展“回头看”,针对队伍监督管理、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等方面薄弱环节,以及高校、宗教场所和网络等意识形态工作主战场,健全“动态感知、实时预警、高效处置”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二)以文引领,着力在文化钱塘行动上落细落实。一是加强文化传承发展。要做大做强以潮涌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和创业文化为特征的钱塘文化。挖掘钱塘城市品牌价值内涵,提炼钱塘精神内核和视觉元素,构建钱塘文化特色的城市视觉形象体系。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年不少于500场,其中送文化活动不少于200场。加快推进文体中心、金沙湖大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的建设。优化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标准,今年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家示范农家书屋,全区建成2-3家精品农家书屋。三是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艺术活动,做好国家、省市“五个一”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积极承办省、市品牌文化文艺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新局面。四是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基地型、龙头型文化企业,支持鼓励引进“文化+”领域重大精品赛事、活动、展会、节庆活动,培育潮玩节、钱塘文博会等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具有钱塘特色的精品文化会展。全年招引重点文化企业或项目2个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8.5%以上。

(三)推广扩面,着力在新闻宣传融合上提质提效。一是做大做强重大主题宣传。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策划开展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时代样板、深化数字化改革、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一带两城”等重大主题宣传,讲好钱塘故事。深化共同富裕时代样板建设宣传引导,做好打造“新时代技术工人共同富裕样板”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宣传。二是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化融媒体中心编委会工作运行机制,推进“钱塘发布”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区级新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融媒体中心向“新闻+政务+服务”综合性平台提升。推动街道微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全年升级打造2个以上设施完善、运营成熟、特色鲜明的品牌微融媒体中心。三是做好钱塘国际传播。运维好“杭州钱塘”区域账号和国际传播队伍的个人社交账号,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软性植入,向全世界展示钱塘形象。

(四)筑牢防线,着力在网络综合治理上层层推进。一是加强网络正能量传播。谋划实施网上“千万量级”重大话题引导工程,设置#钱塘潮企##青春正当潮#等热门话题,开展“潮·钱塘”网络主题活动,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正能量项目。开通运营“潮钱塘”微博账号、“江渚论见”头条账号,培育壮大网络传播矩阵,牢牢把握网络话语主动权。强化区校互动,打造高校网络传播“青春战队”。二是加大网络综合治理力度。完善网信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发挥高校网络法治宣传联盟作用,提升省级大学生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能级。创新开展网络普法主题活动,策划打造“主播说法‘1+1’”网络直播间。深化网络文化协会、自媒体联盟建设,拓展延伸网上“同心圆”半径。三是防范化解网络舆论风险。以“七张问题清单”重大网络舆情问题清单为抓手,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单位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强用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推进瞭望哨布点提质扩面。打造“青春有信仰”“青春正当潮”等大学生网络文明品牌,争创省市网络文明建设标志性成果,打造具有钱塘特色的网络文明先行区。

(五)共建共治,着力在文明建设上全域提升。一是巩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做好文明城市国测、省测、市测迎检工作,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打造一批“最文明”创建样板,切实提升全区文明城市创建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文明城市创建等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市民素质和文化涵养。二是全面提升群众性文明创建水平。盘活资源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探索文明实践进高校机制,拓展文明实践特色点建设。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构建钱塘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城市志愿服务矩阵。深入做好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建、管、用、育、融”文章,完善考核管理机制,打造钱塘“文化服务地图”。探索建立道德模范(最美钱塘人)评选表彰、激励褒扬和社会保障等机制,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

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

2022年5月26日

抄送:区政府办、区政协提案委。

承办联系人:蒋奇超             联系电话:8298707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