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农业农村局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7-13 14:56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经济和对口帮扶工作。

(一)治抛荒,建粮仓,守住粮食安全“基本盘”。2021年钱塘区加大种粮政策补助力度,优化调整土地结构,充分调动种粮大户积极性,通过耕地整治、建设“千亩粮仓”等工作,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高产丰收,获评全省粮食增产保供成绩突出集体。一是超额完成粮油保供任务。今年全区小麦、早稻、晚稻三个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2.76万亩、2.5万亩和3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63%、14.5%和30%,全年实现粮食复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10万亩和3.1万吨,同比增长都超过10%。二是开展耕地整治行动。在去年1.9万余亩抛荒地整治的基础上,完成1.2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查处违规问题共计10宗,涉及违规面积21.91亩。完成5000亩高标农建设,同时新建1500亩和改造提升5000亩高标农。三是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区。今年共创建了12家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低碳绿色化的“千亩粮仓”示范区。打造“阳光菜园”、“优鲜果园”、“缤纷花园”、“活力牧园”、“特色渔园”5类11家农业产业示范园,其中生猪出栏10.5万头,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8%,为全市生猪保供作出贡献。培育7家产业优势突出、基础条件完备、精品课程丰富的农业研学基地,总计规模2000亩以上,年接待能力可达30万人次,为学生劳动教育、研学教育提供了活动阵地。

(二)强科技,重生态,筑起农产品安全“防护墙”。2021年钱塘区农业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目标,实施农业“双减”、“双强”和品质农业建设行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实施“双减”行动。加快肥药两制改革,实施化肥农药定额化、减量化行动。2021年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降至0.15千克/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降至21.23千克/亩。完成188个取土测土工作,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覆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3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是实施“双强”行动。召开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对我区60家农业经营主体的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申报农业“双强”重大突破性项目4个,其中2个项目列入省级项目预选库(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品质农业建设行动。推动高品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和“田园牧歌、风味钱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今年我区打造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4021批次,合格率达99%。实现农产品全程溯源,现有18个可追溯性生产主体,共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938张,助力放心菜篮子工程。.

(三)优环境,建体系,展现农村面貌“新颜值”。近年来,钱塘区深入推进农村“千万工程”,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季战役,开展美丽村社大比武,建设美丽乡村,逐步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扫干净、堆整齐、拆违建、清沟渠、种满园、点漂亮、增收入、人和谐)。一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开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有效提升了全区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同时也助力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11月底,共发动群众4万余人次,整治公共区域5055处,整治村内沟渠4113处,清理村内水塘773口,整治乱堆乱放9536处,整治乱搭乱建480处,整治乱贴乱画5640处,提升公共厕所64处,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点130处,清理生活垃圾25691吨,提升美化庭院2150处。二是开展美丽村(社区)大比武。启动钱塘区美丽村社大比武活动,对全区55个(5个整村拆迁的村除外)行政村,按照双月评分,年底打擂,赋分排名的方式进行评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产业、治理各方面内外兼修,实现全方位提档升级。安排财政奖励资金5000万元,用于奖级“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星级美丽乡村”。目前,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已进行四轮检查,共计检查并整改问题点位600余个。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出台《钱塘区高质量开展“围垦风光 大美钱塘”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十宜十不宜”管理规定》(不砍树填塘、破坏生态,宜保护自然、保留乡味;不用材突兀、取洋舍土,宜合理选材、凸显乡情;不过度硬化、大量铺装,宜控制面积、精巧生态等)。2021年完成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1个,其中精品村5个;培育创建省示范乡镇(街道)1个、省特色精品村1个;完成续建市级精品村2个。创建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1个。

(四)整资源,谋创新,增添共同富裕“新动能”。钱塘区对村集体经济从加强监管、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发展等几个方面,推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预计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可达3亿元以上,所有行政村村级经营性收入均超40万元,预计农民人均收入可达4.8万元以上。一是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制定并印发《钱塘区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初步建立起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体系。统一汇编36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实行村级财务“网上审批+银农直联”支付,同时启动“侵占村级集体资产资源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全区72个村(转制社区)进行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治任务清单,并落实整改工作。二是盘活集体资源。积极引导各村精准把脉,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推进集体增收。实现家庭承包经耕地流转总面积62968亩,流转率62%,农村集体产权交易295宗,获利资金8357万元。入驻阿里网拍平台,实行产权交易网上竞价,12月2日完成首笔集体资产网拍,经67轮竞价,最终以19.5万成交,溢价率达30%。三是引入社会资源。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创建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引进学者、专家,培育钱塘“三农”人才。累计培育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7名、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农创客21名、农村实用人才4800名。与萧山农商银行签订政银共建协议,到“十四五”末,预计向乡村捐赠资金9000万元(今年捐赠2850万元)。探索以节兴农新路子,举办钱塘区首届稻香节,央视新闻频道、浙江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刊播,在线吸引观众30万+,逐步形成以节兴农、以旅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打响钱塘区“田园牧歌,风味钱塘”的乡村区域品牌。四是打造共富联合体。通过连片3个以上行政村,成立乡村振兴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资源互补、资金互助、人才互动等方式,进行连片开发,抱团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河庄街道“田城汇”乡村振兴党建共富联盟已启动建设,联合6个行政村和区域产业平台、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实现“组织联建共建、资源联用共享、治理联动共抓、环境联治共美、产业联育共兴”的叠加效应,共促田园城市发展。五是开展对口帮扶。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帮扶和对口支援、区县协助、联乡结村、山海协作等工作,2021年援助帮扶资金达5000余万元,为低收入农户购买保险40余万元,获评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成绩突出集体。

(五)赋数能,展未来,争创未来乡村“新高地”。根据《杭州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试行方案》,围绕农民收入高、经济活力强、共富基础好、人居品质优、数智应用广等五个目标,积极创建数字乡村和未来乡村。一是发展数字农业。钱塘区积极组织开展数字农业园区建设,乔司农场的数字农场数据驾驶舱和数字农场温室项目,成功入围市级数字农业园区建设示范项目。开发掌上农机应用场景,入选杭州市十大景秀场景。二是建设数字乡村。确定基础条件较好并已完成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的河庄街道江东村和义蓬街道火星村,作为首批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建设试点单位,应用系统已投入试运行。三是联合打造未来十大场景。对照未来乡村建设要求,探索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未来邻里、未来文化、未来健康、未来生态、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数字、未来服务和未来治理等十大应用场景,实现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义蓬街道火星村和河庄街道江东村已列入首批创建市级未来乡村试点。

(六)护平安,治河湖,树起农业水价改革“新标杆”。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将防汛、防台、防潮等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对江堤闸站的运行管理,落实河长制,统筹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开展美丽河湖、美丽江堤等建设。一是守住安全底板。今年出色完成“烟花”“灿都”等防台、防汛和观潮节期间的防潮工作,无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二是打造美丽河湖。通过断头河整治、河岸复绿、河道疏浚等形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亮点纷呈的美丽河湖。2021年创建1个市级水美乡镇、11个美丽池塘,治理11条断头河,完成东沙湖农业生态湿地试点建设。建设20公里美丽堤塘,打造十里桃花、十里梨花、十里桂花、十里海棠等新区景点。三是创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改革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并在《杭州改革》刊发,获评“十三五”杭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嘉奖集体,东庄村1号机埠、桥头堡2号机埠、文伟村桥头堡灌片、杭州江东农场开发有限公司入选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

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现代绿色农业、新时代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工作,实施好万亩粮仓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共同富裕政策,争创“三农”高质量发展杭州样板,为钱塘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三农”力量。

(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全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化耕地“非粮化”整治和“大棚房”整治,打造8个千亩粮仓、1个万亩粮仓,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3万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5200亩,开展2.5万亩补建)。与省农科院合作,落地建设1600亩的省农科院钱塘区种业科技园。

启动钱塘区中心粮食仓库(10万吨)一期(4.15万吨、占地63.9亩、投资4.43亿元)建设。推进农业“双强”建设,建设“一县三基地”: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打造杭州小麦公园(780亩)。

全力推进农业品质建设。建设好草莓小镇、稻香小镇、荷美小镇。创建“田园牧歌、风味钱塘”区域公共品牌,与钱塘邮政局合作,打造农产品品牌馆。加快种植业、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稻鱼共生、稻虾共养、水产高密度养殖等新型生产模式,优化畜牧业布局,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基地。

大力发展数字生态农业。完成乔司农场数字农业示范园建设(数字温室大棚和数字驾驶舱)。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革,上线杭农机。建设1万亩农业生态湿地、建设美丽机埠40座,开展水美乡镇和美丽河湖建设。

(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继续开展第二轮美丽村社大比武。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清廉村居建设,打造一批美丽田园、美丽庄园、美丽庭院,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提升基层服务和智慧治理水平,实现乡村微脑全覆盖。

美丽、数字、未来乡村建设。建设新一轮美丽乡村9个(新江、新创、建设、鹏远、长红、仓北、共性、新南、宏波)、精品村2个(新围、春光),市级特色村1个(火星)。创建区级数字乡村10个和市级未来乡村2个(江东、火星)。评比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街道。

丰收节、景区村庄、清廉乡村建设。举办第二届丰收节、全国乡村振兴大赛。创建市级清廉村居示范点2个(蜀南、火星)。深化乡村振兴学院创建,做好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开展“一村一树、一村万树”行动,打造千年桐大道、苦楝树大道、枫香树大道、水杉树大道、檫树大道等。

(三)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富联合体建设。破解农业设施用地、农业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建设难题,推动农业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农业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力。

全力提升村集体经济。落实农业项目建设用地、设施农业用地、村级留用地。出台、实施好共同富裕系列政策。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复合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组织开展农民技术、项目管理等培训。巩固提升扶贫成果,推进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建成低收入农户增收先行区。鼓励和培育农家乐、农旅项目发展。加强对口帮扶和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做好与淳安区县协作、与湖源乡联乡结村和江山市李坪村结对帮扶,配合做好理塘、江山、淳安等地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附件:

2022年钱塘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预分解表

序号

考核项目

单位

钱塘区

下沙街道

白杨街道

河庄街道

义蓬街道

新湾街道

临江街道

前进街道

备注     

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幅

%

1.5

1.5

-

1.5

1.5

1.5

1.5

1.5


2

农业劳动生产率(4.3万元/人)

-

增长

-

-

-

-

-

-

-


3

粮食安全责任制

良好

以上

良好

以上

-

良好

以上

良好

以上

良好

以上

良好

以上

良好

以上


4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9.21

1.1

-

2.48

1.51

1.29

1.64

1.19


5

油菜面积

万亩

1.77

-

-

0.58

0.6

0.27

0.17

0.15


6

粮食总产量

市级指标下达后按照面积任务分解明确


7

油菜籽总产量

市级指标下达后按照面积任务分解明确


8

蔬菜播种面积

132320

15641

-

22215

52600

13332

17466

11066


9

生猪出栏

万头

10.3

-

-

-

4.5

3.8

2

-


10

奶牛存栏

1200

1200

-

-

-

-

-

-


11

家禽出栏

万只

10

-

-

0.69

5.53

2.78

0.19

0.81


12

水产品产量

3082

-

-

282

450

1450

900

-


13

完成新建高标农

5200

3600





1600



14

新建高标准农田

5200

3600

-

-

1600

-


-


15

完成高标农改造提升

5000



5000






16

启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1

-

-

-

-

-

1

-


17

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

完成

-

-

完成

完成

完成

-

完成


18

千亩粮仓示范区

8

2

-

2

1

1

1

1


19

万亩粮仓示范区

2

1

-

1

-

-

-

-


20

农业产业示范园

9

2

-

1

2

1

2

1


21

“浙农码”赋码量

10000

1000

-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

市级任务待定

22

培育高素质农民及实用人才

20000

1000

-

6000

6000

5000

1000

1000

市级任务待定

23

培育提升家庭农场

10

0

-

2

2

2

2

2

市级任务待定

24

培育农创客

100








市级任务待定

25

粮食储备仓库一期区块征迁

-

-

-

-

-

-

完成

-

-


26

启动农旅融合示范村(小镇)建设

3

-

-

1

2

-

-

-


27

建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

-

-

-

-

-

-

-


28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92

92

-

92

92

92

92

92


29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率

%

75

75

-

75

75

75

75

75


30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强度

千克

25.8

25.8

-

25.8

25.8

25.8

25.8

25.8


31

单位播种面积用药强度

0.17

0.17

-

0.17

0.17

0.17

0.17

0.17


32

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

1

-

-

-

-

1

-

-


3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5

95

-

95

95

95

95

95


34

配方肥和按方施肥

万吨

0.38

0.08

-

0.08

0.07

0.04

0.08

0.03

市级任务待定

35

农产品检测合格率

%

98

98

-

98

98

98

98

98


36

“浙农优品”平台活跃度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7

绿色食品

5

3

-

-

1

-

1

-


38

低碳基地

6

1

-

1

1

1

1

1

市级任务待定

39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17

-

-

6

5

-

6

-


40

新型稻渔综合种养

1500

285

-

345

165

135

300

270


41

建设农业生态湿地

10600

1000

-

2800

1800

1700

1900

1000


42

一村一树示范村

5


--

1

1

1

1

1


43

机埠提升改造

40

-

-

8

8

8

8

8


44

打通断头河

11

-

-

2

5

1

-

2


45

美丽池塘









待市级任务明确后下达

46

水美乡镇









待市级任务明确后下达

47

启动乡村精品旅游线建设

2

-

-

1

1

-

-

-


48

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9

-

-

3

3

3

-

-


49

区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

2

-

-

1

1

-

-

-


50

市级美丽乡村特色村创建

1

-

-

1

-

-

-

-


51

市级未来乡村创建

2

-

-

1

1

-

-

-


52

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建设

1

-

-

1

-

-

-

-


53

区级清廉村居建设

%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54

新增省级善治(示范)村数量

7

-

-

2

2

2

-

1


55

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农业行政许可办理

-

完成









56

城乡居民收入比

缩小

-

-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5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

%

增长

-

-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58

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增幅均高于当地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完成

-

-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59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以上

44



20

15

6

1

2


60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10

-

>10

>10

>10

>10

>10


61

低收入农户年家庭人均收入最低水平

元/年

>10000

-

-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62

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促

-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63

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

2400








按各街道低收入农户数分配

64

建设共同富裕联合体

5

-

-

1

1

1

1

1


65

区县(市)协作(结对帮扶村)

10

2

1

2

2

1

1

1


66

市级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

2

-

-

1

1

-

-

-


67

区级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

10



3

3

1

2

1


68

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行动及创新亮点工作

6

1

-

1

1

1

1

1


69

强化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设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70

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