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钱塘区消防救援大队2022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发布日期:2022-07-11 15:36    信息来源:杭州市钱塘区消防救援大队    信息作者: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前介入亚运安保服务指导。区消防救援大队分管干部提前介入指导服务,第一时间掌握跟进辖区4个竞赛场馆和5个训练场馆建设(改造)项目进展,各对接场馆建设方,确定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分阶段梯次推进消防安保工作,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目前采取的防范化解措施、下步工作计划及时跟进。依托消防重大安保移动端,彻底排查亚运会场馆周边200米范围、警卫路线沿途200米范围内单位和重点目标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面掌握单位底数和消防安全状况。落实亚运场馆从业人员培训率100%,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并对涉亚场所灭火救援预案进行逐一检查,逐级审核,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二)开展大型综合体达标创建工作。大队组织9家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召开专项行动约谈部署会议,督促要求各综合体认真完成“八个一”,同时建立详细档案台账。按照片区成立4个检查组,实地检查指导辖区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工作。联合教卫局、建设局、应急管理局、综保办等部门对辖区 9家综合体逐一开展熟悉演练工作。辖区消防站对接通信联络、力量集结、装备操作等内容,对商场市场和大型综合体进行实地测试,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同时加强对单位微型消防站拉动演练、培训和联勤联训,全面提高初期火灾扑救和协同处置能力。

(三)开展厂房仓库、物流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街道社区、公安派出所、网格员等基层力量,采取"双随机"、联合执法等检查方式,对辖区厂房(仓库)、物流企业开展拉网式的摸底排查,并建立一厂一档,完善基础档案,针对方案中6个重大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填写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建立三张清单,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逐一销号清零,形成厂房仓库及物流企业专项整治花名册。同时大队将此次整治火灾隐患突出的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对象,辖区参谋逐家指导单位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期限,严格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源头管控火灾事故的发生。自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大队共排查厂房(仓库)及物流企业共170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125处,清理超量堆放货品7家。

(四)开展村(居)民自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大队结合辖区实际,联合街道、社区对具有生产、经营、租住使用功能之一,且住宿人员达到10人及以上的村(居)民自建房全面开展排查,掌握基础信息,行动以来共排查自建房总数696家,发现隐患数量685个,整改隐患数量354个。并召集辖区所有街道、社区消防工作负责人召开村(居)民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部署暨培训会,结合方案内容,对参与排查治理的所有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指导,详细讲解范围重点、风险识别、治理方法等,确保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

(五)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城管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以暗访督查、日常检查等方式,对小区楼道、五大市场、沿街商铺等地电动车存放、管理、充电情况以及辖区电动车销售、维修场所是否住人、用火用电是否规范等情况开展摸底排查,并结合前期排查情况,建立底数名册,列出问题隐患清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大队办理电动车行政处罚192起,发动公安派出所办理行政处罚74起。清理整改电动车堵塞消防疏散通道877处,“飞线”充电289处,车辆进电梯304处,电瓶入户214个。全区已安装梯阻系统的电梯1136台,已建成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场地418处,已建成智能充电柜4813个,切实提高了火灾防范水平。

(六)开展不放心区域、单位隐患治理。区消防救援大队针对辖区3个不放心区域、12家不放心单位因历史遗留、维稳压力等多种原因,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多、整改难的问题。督促各单位坚持自查自改,做到每日一小查,每周一大查,并将检查情况登记造册,小问题当场整改,大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上报大队,由辖区负责人帮扶指导。同时建立的隐患清单,联合街道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对通道堵塞、违规住人、消防设施严重损坏、电瓶车违规停放充电、违章搭建等隐患问题进行“回头看”,已整改的问题进行清零,检查多次未整改的隐患着重标记,重新评估,做到“检查一家、评估一家、放心一家”。

(七)加强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建设。我区投入2千多万致力于辖区20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实效。目前20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由大队采用钉钉、微联、指尖战勤、对讲机拉动、视频、实地等方式统一调度,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3人最小行动单元执勤、联勤联动等工作机制。大队指导微型消防救援站建立“一站一档”,统一所有微型消防救援站上墙制度和日常登记本,解决微型消防救援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并督促各站对照建设标准开展自查,及时查缺补漏。

(八)开展多种形式全民消防宣传教育。上半年完成辖区322户孤寡老人敲门守护行动;开展杭州经贸、经济、杭职等多所高校亚运志愿者培训工作;深入辖区综合体开展消防宣传,摆放易拉宝9个。发放至学校、企业等单位《新消防常识二十条》宣传折页35000份。推广消防安全志愿者1700余人;开展企业、综合体以及沿街店铺“3·15”消防产品宣传活动;推广消防蓝码15599个,开展7个涉疫场所“三清三关”宣传以及消防安全服务指导。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五大行动”。开展室内冰雪活动场所底数和消防安全风险排查;开展高层建筑底数“大清查”行动,核对清查高层建筑底数,精准确定风险管控对象;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达标建设,对复工复商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逐一上门指导提醒、逐一组织员工上岗前消防培训;开展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重点排查13类重大风险;开展单位(场所)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活动,重点整治用火不慎、违规用电、违章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违章动火作业,违规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等行为;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防范火灾爆炸事故专项整治,针对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厂房(仓库)进行集中整治。

(二)治理电动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问题。督促街道和相关部门加强电动车综合治理,对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搬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充电行为,督促物业公司和小区管理管单位落实公共区域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对屡次违规停放、充电行为提出警告。同时根据电动自行车实际保有量,合理新建、扩建,开放式小区百米范围应安装,满足停放需求。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手段,探索电动自行车电池消防安全评级及预警管理,此项工作目前已在下沙街道相关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下半年计划进一步推广。

(三)抓好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及目标任务,与区应急管理局一起继续合力推进基层应急消防站建设,整合原安监办、消安办合署办公,市里的要求是每个应急消防管理站还要配备执法检查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专职消防检查人员1人。整合森林防火、防汛、民兵、医疗、保安、民间救援等人员组建街道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建设,加强培训演练,提升装备配置,由119指挥中心统一派警情调度,更好地发挥灭火救援、巡逻宣传、督促检查三大作用。

(四)做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近期典型火灾事故教训,普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防火常识、电动车充电知识和火灾现场逃生自救技能,以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实效性”。针对近期居民楼院、“九小”场所火灾多发的特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物业管理单位、保安队及社区消防宣传大使、消防志愿者的作用,深入基层开展消防宣传上门服务。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消防“蓝码”和消防志愿者注册活动,扫码答题进行消防知识学习,强化“分众式”重点宣传教育,实行差异化培训。同时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培训基地和消防宣传体验点的作用,开展“体验式”实践宣传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