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7-11 18:04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一、上半年以来所获成绩
1.2022年1月,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质量强市推进工作行政奖励嘉奖。
2.2022年1月,被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全市市场
监管系统绩效考评优秀单位。
3.2022年3月,钱塘区被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浙江省2021年度“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优秀县(市、区)。
4.2022年3月,被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专班评为全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先进集体。
5.2022年4月,被中共杭州市委创建“平安杭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1年度杭州市平安创建先进集体。
6.2022年1月,获评浙江省2021年“药品安全治理与技术赋能成绩突出集体”。
7.2022年1月,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示范工程A级单位
8.2022年1月,获评2021年度杭州市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
9.2022年1月,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被评为杭州市2021年度最具影响力最具辨识度法治实践项目。
二、市场监管重点亮点工作
(一)以品牌培育为路径,提升“钱塘制造”美誉度。
1.聚焦科创企业上市加速,打造金牌企业。启用钱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集聚省市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维权援助中心、共享法庭、产业联盟、交易服务平台,与科创企业上市有关的券商、法律、财务、投资等机构,生态创新链基本建成。“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上市加速器中心”区内挂牌,搭建包括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知识产权及证券、法律、会计机构在内的服务矩阵,推动成立了“知金互促”联盟,并设五个服务专委会,目前已与120家科创企业初步达成入驻意向。区内高新大厦所在智慧谷园区5万余方空间用于打造加速器中心和拟上市企业项目总部落地,同时面积超3000余平方专门用于两中心日常运营,目前已建设并启用。“加速器中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双剑合璧,助力企业蝶变壮大,有效促进“创新强工”目标实现。截至目前,推出钱塘“金种子”项目3个、“种子”项目3个;专利授权量4161件,同比增长21.1%;发明专利授权量1119件,同比增长21.1%;企业专利授权量2857件,同比增长31.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347件,同比增长38.8%。专利质押金额达到5.062亿元。
2.聚焦品牌评价体系创建,打造金项产品。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区内两家企业获评“质量奖”“创新奖”。在此基础上,聚焦品牌评价体系创建,制定《钱塘区品牌评价、品牌强区建设行动方案》,抓紧布局品牌评价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区政府质量奖评审办法,设立“质量奖”、“创新奖”和“优胜奖”,评选周期由二年调整为一年,年投放奖补资金达200万元,2022年度评选已启动。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获证企业5家。
3.聚焦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构建,打造金级站点。聚焦商业秘密保护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争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区,已被认可推荐至国家局。截至目前,创建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3家,市级示范点17家,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培育梯队省级培育对象12家、市级35家,推行贯标12家。
(二)以效率公平为导向,架设“共富钱塘”新干线。
1. 政策加速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钱塘牵头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4月22日印发了《杭州市钱塘区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实施方案》,当日核发首张确认制登记的营业执照。制定并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配套文件《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规程指引》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指引》,逐步完善综合集成、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确认制登记体系。同时,为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配套的“钱塘区全域企业住所申报承诺改革”获省委改革办《竞跑者》肯定刊发。至5月底,全区在册市场主体总量109308户,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07%,其中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10870户,一季度在册总量增幅居全市第一。
2. 服务加速度,提升企业纾困成效。加大稳企支持力度,实施“容缺+承诺”受理模式,解决疫情封控无法办理业务问题,包括鼐济医药科技公司在内的25家股东在沪企业获得及时融资等极大业务便利。开展以“十个一”为主题的小微纾困专项活动,成立钱塘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12家单位组团推进纾困工作落实。加大融资服务力度,搭建“知识产权+”融资平台,积极破解小微企业的低息贷款政策,缓解市场低迷影响。截至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补助金额92.91万元,专利质押金额5.062亿元。加大防疫支持力度,预计发放消杀等补助840万元,惠及5585家冷链食品企业、农贸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等。加大减负落实力度,致力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提供印章刻制“免费套餐服务”,减负435.82万元。减免餐饮住宿业电梯、锅炉、锅炉水(介)质等检验检测费用30万元。免费开展“云端培训”“网络课堂”“在线发证”等新型不见面培训方式,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期,参加人员达1048人次。2022年3月,钱塘区获评浙江省2021年度“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优秀县(市、区)。
3.监管加速度,宽松企业经营生态。受省局委托,起草了《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先行先试将案件类型拓展到网络交易、价格、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目前适用该办法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件,减轻处罚案件3件,为当事人企业减负36万余元。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休眠期”制度,避免因不营业而信用受损。执法检查“集成化”,出台《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的实施意见(试行)》,减少单独检查147次,监管效率提升47%。5月27日在全省系统法制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入选杭州市最具影响力最具辨识度法治实践项目。
(三)以数改领跑为牵引,激发“智治钱塘”新动能。
钱塘企业数治在线增量开发应急管理局、税务局业务子场景,税务协同类场景(部门协同的市场主体全景管理)被浙江省税务局纳入试点项目。药品“黑匣子”提质扩面,迭代升级至2.0版。新增1家药品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申报安装,目前已完成参数清单、中间库结构清单建设。“平安厨房”建设实现了“外卖在线”钱塘新探索,试点100家,目前,应用驾驶舱场景初步搭建。
(四)以除险保安为目标,打造“平安钱塘”新生态。
1. 平战结合抓好疫情防控体系。做好大物防专班牵头统
筹。率先参照杭州市大物防联控工作机制办公室迅速启动专班实体化运作,建立协作机制、规范处置机制、实现督查机制。规范运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建立杭州金茂家居市场、杭州万品汽配城、杭州传化公路港市场等3个进口商品专业市场集中监管仓。截至目前,商品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全员核酸检测57万余人次。处置进口物品阳性事件37起(其中协查3起),事件处置率占全市42%,处置量居全市第一。检测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入境风险管控排名全市第二。3月,获评全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先进集体。“三三工作法”获胡伟副市长批示肯定。
2.慎始如终抓好亚运安全保障。制订《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钱塘赛区餐饮服务保障食品供应与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方案》,落实市局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专班、区内亚运场馆方要求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梳理餐饮运行工作要点 条,成立了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专班。遴选合规集体配送单位2家。开展前期亚运会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检查。完成官方酒店(希尔顿)、集体配送单位职能阳光厨房安装。组织上报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监管队伍20名,负责赛会期间将入驻场馆、供餐单位、官方酒店、饮料专仓进行保障工作。
3.落实落细守好四大安全底线。着力提升食品满意度。设立特检院钱塘分点,在临江片区设立安全阀及压力表检测站,辐射江东,服务生产制造类企业便捷特种设备安全校验。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000余家。借助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开展超期设备专项整治,共检查超期设备85台,整改隐患85处。会同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开展燃气管道重大隐患排查,目前全区206公里燃气管道已全部检验合格,保障燃气使用安全。“药剑”行动雷霆开展,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线索2件,办结案件6件,罚没款41万余元。制定《钱塘区关于鼓励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的工作方案》、《钱塘区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170家商户在浙江e行在线平台申请为淘汰置换点,电动自行车综改工作初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