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码”赋码,浙江省防控办发布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20 09:43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

6月18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科学精准做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和全流程闭环管控,牢牢守住不发生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脱管漏管的底线。

规范健康管理具体举措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健康码”赋红码,单人单间居住在指定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尽可能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在接收和解除隔离需要转运等情况下,应规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保持人员间1米以上距离。严格避免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14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宜单独居住者,经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评估后,可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定人员管理指导意见》(省疫情防控办〔2020〕72号)执行;有特殊情况的,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或其法定监护人)申请并经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同意后,可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健康码”赋红码,隔离期间须做到足不出户,拒绝一切探访。在收取物品、放垃圾、核酸采样等开门环节应规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并于开门前后做好手部卫生。同住人员“健康码”赋红码,管控举措及核酸检测频次等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在照顾隔离人员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采用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毛巾、浴巾、床单等物品。隔离人员应使用专用餐饮具,有条件的使用专用卫生间。

居家健康观察

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健康码”赋黄码,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负责其管控的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间核酸采样原则上须由社区安排上门进行。建议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单独居住;如家人需同住的,同住人员“健康码”赋黄码,管控举措及核酸检测频次等同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同住人员须与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在家里相对独立居住,避免接触,不得共用餐具、毛巾、浴巾、床单等物品。需居家健康观察的人员不具备居家健康观察条件的,可在属地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居家健康观察。

日常健康监测

日常健康监测人员“健康码”赋绿码,但要求其控制活动范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棋牌室、酒吧、网吧、公共浴室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各设区市可通过在“场所码”展示界面进行标示,限制日常健康监测人员进入上述公共场所。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人员外出时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设区市。

完善“健康码”赋码规则

对高风险状态人员赋红码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包括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等),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其他须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健康码”赋红码。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应在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医治或隔离观察;对其他红码人员,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红码人员出行,应“点对点”运送,并全程严格封闭管理。

对中风险状态人员赋黄码

对自述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正在实施居家健康观察的人员,其他须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健康码”赋黄码。

黄码人员须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省内各地在落实重点行业人员核酸检测要求时,对未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可临时“健康码”赋黄码督促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后应自动转为绿码。

对低风险状态人员赋绿码

对赋红码、黄码以外的人员“健康码”赋绿码。除实施日常健康监测人员须控制活动范围外,绿码人员一般不限制出行或活动。

涉疫地区人员可赋红码或黄码

涉疫地区人员,由省疫情防控办依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要求,经综合研判后,动态调整范围。出现疫情严重态势的地区或场所,经省卫生健康委综合评估、省疫情防控办同意,可对有涉疫相关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纳入红码或黄码管理。

推进“健康码”精准应用

对可能赋红码或黄码的重点人员按所涉最高风险初始赋码

对经研判可能会“健康码”赋红码或黄码进行管控的重点人员(如需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的人员),省大数据局在对人员初始赋码时,可按其可能所涉及的最高风险赋码;待社区工作人员追踪到并作相应行踪登记判断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需要的再变更“健康码”赋码。

对可能赋绿码的重点人员可按黄码初始赋码

对经研判可能会“健康码”赋绿码的重点人员(如实施日常健康监测的人员),为充分发挥“健康码”对重点人员的发现作用并暂时限制其自由流动,省大数据局初始赋码可先赋黄码;待其落实核酸检测等相应措施后,按其应处的健康管理阶段由社区管理人员变更或维持“健康码”赋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