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2021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12-29 12:39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信息作者:
下半年,分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四大定位”,在高水平打造“智涌钱塘·现代星城”中发挥坚实的规划资源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规划引领绘就蓝图,拉开城市建设新框架。以战略规划为统领,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等重点规划编制工作。一是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全市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合理布局城市拓展空间,完善城市配套,加强交通联系,科学划定乡村单元,加强城乡统筹。二是高品质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按照全市编制计划库统一要求,继续推进下沙中心区、松合、开发区、开发区西、七格、湿地、义蓬(义蓬西)等单元控规的修编。深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商业服务业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升功能配套,助力产城人创融合发展。三是高标准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完成钱塘高铁站及周边地块概念规划设计、生物医药万亩千亿平台江东片区城市设计以及地铁TOD城市设计等项目。加快推进东沙湖核心区用地方案优化,优化重点区域空间发展结构,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提升整体空间品质,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和高端产业、提升我区竞争力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四是高效率开展基础测绘地图编制工作。继续有序推进今年1:500地形图跟踪修测,确保到年底完成地形图年度更新。
(二)强化重大项目保障,筹措用地要素指标。按照优先确保重要民生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的思路,全力以赴筹措要素指标,全面提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水平。一是筑巢引凤,推进指标要素筹措。全力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及时与省厅做好对接,争取计划指标和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切块下达时,对我区重点倾斜保障;向省厅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的奖励或预支指标。全面筹措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积极对接萧山分局、磐安市局,做好相关指标的划转工作。梳理单独选址项目对标准农田的需求,对接市局、建德分局等协商高标农指标外购事宜。二是加速组件,推进农转用报批。在已完成年度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项目梳理的基础上,按照“保重点、保急需、保必须”的原则和围绕年度报批用地目标进一步梳理明确报批项目,分期分批全力开展用地农转用组件上报工作。
(三)精耕经营性土地市场,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在“谋”上用足心思,在“推”上铆足干劲,全面增强经营性用地做地出让水平,主动承担起资金筹措和城市化推进两大责任。一是快做地,快出地。围绕年度目标,根据出让工作任务分解表,坚持“每周一报、半月督查、月度通报”工作机制,压实责任主体,计划6月挂牌公告土地6宗力争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二是做优地,出好地。坚持标准导向,坚持规范做地,不折不扣地落实经营性用地收储验收标准;完善地块配套,做优生态环境,做实配套服务,努力推进“净地”向“优地”转变;聚焦重点板块,精心谋划做地区域,深入挖掘地块潜在价值,探讨研究地块开发策略。三是严把关,规范用。严把资金规范使用的关口,及时掌握、有效监督做地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规范储备资金使用。
(四)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有效突破用地绩效。牢牢把握“新制造业计划”实施的契机,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一是向存量要空间。加快消化09-18年批而未供任务。继续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调整完善领导小组,成立低效整治专班,下发清单挂牌整治;起草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实施意见,合理解决城市开发边界外企业旧厂房改造问题;加强各方联动,严格执法,重点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改变用途和未依法纳税违法行为的执法和整治。做细做实盘活存量挂钩奖励,6月底前完成已有盘活存量项目的资料收集与系统补录,跟踪下半年即将供地涉及的存量用地并做好存量挂钩奖励系统录入。二是向增量要效益。加强与六大产业平台对接,实现工作前置,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挂牌出让保障类用地3宗,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市下达我区全年出让工业用地任务目标。同时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竞争类地块收储工作,力争完成40%占比要求,优化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助推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打造三生融合新样板。践行“两山”理论,坚守耕地红线,严守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三条底线,突出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一是保质保量,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工作。按照部省市三级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耕地“非农化”整改工作;统筹推进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按期提交数据成果;根据耕地保护“以奖代补”政策,及时组织各街道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核发耕地以奖代补资金。二是加强落实,提升摸排成果质量。结合技术手段,对未纳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图斑进行再次全覆盖内业分析核对,建立疑似清单下发街道,督促指导街道进行疑似图斑再核查认定并定期会商。同时,扎实推进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情况统计,组织人员进行外业核查,确保摸排质量。三是持续发力,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压实卫片图斑整改,建立和完善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自然资源监察网络,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四是标本兼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规范用地审批,强化批后监管,构建耕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
(六)强化数字改革引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机制,实现精细服务民生需求。一是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保障重点工程项目落地确权,加强不动产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简化办”。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机制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两率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持续深化,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要求,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扩大不见面审批的改革试点范围;同时积极做好六平台代办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探索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平台项目的试点扩面和延伸,加强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