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湾街道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12-28 09:06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2020 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 一)双线作战,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两战全胜”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新区党工委决策部署, 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快速响应,形成“十个一律”、居家   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运作、开放式小区管控等10余项疫情防控新湾办法,在全区率先制定实施“返岗、返工、返校” 预案。设置 2 处集中隔离观察点,累计隔离观察532人,其中   居家269人,集中隔离点263人。设立街村二级规范化排查站   点 35 个,累计排查 1 万余人,琉新线南检查点在央视移动网   24小时在线直播。完成健康码转码核查 437 批次、600余人,  为辖区内老年人申请健康码6667人次。复工复产高效推进。  建立 “1+4+1+1”企业复工体系,成立工作专班,仅用9天完   成222家企业复工审批。开通返工直通车 8 批次,帮助19家企业、132名员工返岗。兑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资金 376.8万元,用电补助资金 133.8万元。依托“亲清在线”平台,兑   现区级惠企补助资金 127.9 万元,完成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纾困“两直”补助 333 家。众志成城凝聚合力。广大党员干部、 医护工作者、志愿者,不畏风险、冲锋在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踊跃奉献。疫情期间,累计收到专项捐赠资金 70   余万元、物资百余批次,发动志愿者 2.1 万余人次,体现了新   湾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 二)保稳促增,经济运行和产业转型 “双轨并进”

一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战疫情、强投资、促发展”三大任务,着力保稳促增,持续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53.9 亿元,总量位居 江东片街道第一,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 8.5 亿元,实现商品销 售额 62.5 亿元,全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 10 家,经济领域抵 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财政税收增速稳定。 完成财政总收入 3.32 亿元,增长 3.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3 亿元,增 长 5.33%,总量创近年新高,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实 体企业税收 2.33亿元,增长 13.23%。实现财政可用资金 9.37亿元,增长 63.31%,经济发展企稳向好、财政基础更加稳固。 项目投资带动有力。全年开工重大项目 20 个,完成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24.24 亿元,完成率 184.6%,同比增长 78.7%。完 成工业投资 2940 万元,完成率 588%,增长 7.3%。赤龙水泥、 中濒机械、吉炎传动、恒宏混凝土完成新项目立项备案。创新 要素加快集聚。新晋规上企业 7 家,纳入新区重点培育上市企 业名录 1 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研发中心 1 家、 发明专利授权 2 件。编制小微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增授牌小微产业园5个,累计入驻企业 131 家。实施数字工匠培 育计划, 申报企业青年科技创新能手、企业岗位能手 41 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组织政银企对 接,架起 23 家企业、20 余家金融机构融资桥梁。完成企业码 申领 1203 家,打造一站式企业快速服务通道。

( 三)品质经营,城市能级和配套水平 “提档升级”

一年来,我们着力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加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城市能级不断提升。高铁新城板块概念规 划设计进入市级招标环节,教育科技城中策职高、实训基地加 快建设。编制上报新一轮城市空间规划调整意见稿,完成三新 新建片 108 户农户、杭四中项目15户联建房征迁,新设立新 宏社区。 区位红利加快释放。 完成杭钱塘储出 [2019]13 号 134.49 亩住宅地块、 [2020]11 号 99.98 亩商住地块出让,实 现土地出让金27.5亿元,引入一座 6.3万方的商业综合体, 配建公租房 5.5 万方。完成 42.3 亩商业商务用地、三新村8亩村级留用地出让前期准备,收储59.2亩、116.7亩二宗用地。 公建配套全面推进。新龙安置小区、邻里中心、新区江东片首 个五星级酒店开工,新湾派出所营房主体结顶。滨江项目完成 交付,万固、大华、佳源项目加快建设,东原项目启动前期。 完成紫瑞华庭、南沙新苑2万余平方米商铺拍租,提升建成区 商业密度。城市道路加速成网。地铁 8 号线新湾段全线贯通, 东二路建成通车,新湾大道( 闸口路--河景路) 改造提升、北 一路、江东大道拓宽工程开工,新四路南伸、左十四线拓宽启 动设计报批。街道获评杭州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街,新四 路获评杭州十大最美农村路之产业致富路。

( 四)全域整治,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 “质效齐升”

一年来,我们纵深推进美丽建设大会战,全域整治、拆建 并举,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综合形象显著提升。编制和实施美丽城镇建设规划,获评杭州市 2020 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 基本达标街道。拆除农村违建辅房 7.4 万平方米,顺利通过市级“无违建街道”验收。实施水环境精细化治理,获评省级“五 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市级 “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 美丽项目集中推进。完成 2 公里盛陵湾河道及两岸环境综合整治、1500余亩美丽田园建设,完成土地整治及复种面积 1133.4 亩、围垦 “旱改水”项目 653.5 亩。启动总投资 4.25 亿元的 “一纵一横”滨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全域河道水环境运维、 4 条河道水质三色预警,全年月平均 IV 类水占比达 60%以上。 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班,完成 1694 件市区两级抄告单、1716 件数字城管抄告单整改,整改率双 100%。5月以来,在环境整治评比中,获评3次市级优秀、4次区级优秀,有望获得市级首批“洁美杯”。开展部队区域军 地融合产业园概念规划编制和 “市场小镇”规划、环境整治、 低小散整治等工作。垃圾分类实现突破。完成 8 个行政村垃圾 集置房、6个住宅小区规范化投放点和回收站点建设,引入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成功创建 4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推动数字赋能城 市共治,新建 2 个智安小区、1 条智慧道路,实现动态管理。 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核对图斑 2334 个。 出台农民建 房审批管理办法,完善街村两级违法建设防控体系。

(五) 集智聚力,乡村振兴和基层基础 “同频共振”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抓 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年预计完成农 业增加值 2.3 亿元,农民人均纯入 42143 元,规模种粮总面积 9484.9 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9233 亩、水产产量 1839.8 吨。实施科技兴农省级项目 1 个、区级项目 3 个。美丽乡村全 面推进。投入 1.5 亿元完成共和、共裕、共建 3 个美丽乡村建 设并通过区级验收,完成 4 个美丽湖泊、5 个 30 吨以上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终端提升改造。新建和改造提升 6个村社办公场所, 新增办事服务面积 6660 平方米。基层队伍选优配强。完成 12 个村、1 个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实现 “一肩挑”全覆盖,三委 人员换血率 27.4%,班子结构大幅优化,整体学历明显上升。 三资管理严格规范。出台新区首个村级小额资金拨付和收缴工 作制度文件,村级非现金支付率达到 90%以上。完成 8 个村社 巡查、12 个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整改各类问题 65 个,有效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 六)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 “双向兜底”

一年来,我们始终关注民生所需、群众所向,十件实事圆满办结,各项民生和社会治理工作扎实推进。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机制获上级肯定,在杭州市  《今日关注》 栏目专题正面报道,拆迁安置领域 “拆建分管” 机制获市政府领导、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教卫事业蓬勃向上。初中扩建工程主体竣工,义务教育段“冷  暖工程”加装空调 212 台,新龙小学完成可研批复,杭四中新湾学校启动前期。领航教育基金定向捐助 50 万元,中考优高  上线率位居江东片区第一。完成 4 个省级卫生村复评、3个无  烟单位创建。文化事业稳步向前。完成文化中心改造提升,发布新湾 15 分钟文化圈,举办“我们的小康”主题系列活动,“杭 州演艺 ·新湾剧场”排剧 6 场次,街村二级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新北桥社区获评江东片首个四星级文化家园、新 南村农家书屋列入杭州市示范农家书屋。普惠保障提质扩面。 完成南沙新苑和紫瑞华庭安置小区房屋产权初次登记、农贸市场空调加装。新建 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 个街道级居家养老 服务中心,创建 1 个四星级残疾人之家。全年发放各类民政补 助 600 万元、残联补助 405 万元,惠及 5000 余人次。完成适 老化改造 11 户。社会治理稳固向好。完成街道矛调中心和 14 个村社矛调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四个平台”办结 3.5 万余件, 综合满意率 100%。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精准打防通讯网络 诈骗犯罪,全年共刑拘和取保候审122名,侦破各类团伙9个, 查处各类违法嫌疑人183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 40 家、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示范企业 140 家,完成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 服务 1234 家次。圆满完成新兵征集和民兵整组任务,输送优质兵员8名。在全区率先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登记常住 人口 58318 人,其中户籍人口 25357 人。

( 七)依法行政,政务环境和履职水平 “互促共进”

一年来,街道办事处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首位,政务环境 更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坚持街道党工 委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工委和社会各界监督,严格执 行“三重一大”决策、常年法律顾问机制,制定合同审查、行 政应诉等制度,全年办结依申请信息公开件 8 件、信访 626 件。政务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承接区级下放“就近办”事项,新增 设 10 台 24 小时办事服务自助机,实现村社全覆盖,全年办件 量 3 万余件。推行机关移动办公,纳入 17 项日常审批事项, 最短审批时间缩短至 5 分钟,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作风转变持 续深入。落实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报告 制度,深入推进“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完成巡察和审计问 题整改,完善行政运行费用开支、财务管理等制度文件,构建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重点领域规范高效。规范公 共资源交易, 出台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则,街道平台完成街村二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44 个,成交金 额 7.5 亿元,节约资金额2.05亿元,节约率 21%。

同时,街道办事处大力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 组织以及各村、社区开展工作,全街道上下“一盘棋”,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