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湾街道2021年指导思想和工作举措

发布日期:2021-12-27 18:02    信息来源:钱塘新区    信息作者: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杭州着力打造“数 智杭州 ·宜居天堂”,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 彩世界名城,钱塘新区肩负着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增长极的 历史使命,新湾街道城市建设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进入全 面深化攻坚期。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旋 律, “跳出新区看新湾”,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 以更加鲜明的目标导向、更加自信的赶超意识、更加强烈的创 业精神,攻坚克难,务实求为,改革突破,努力保持新湾经济 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持续稳健发展!

2021 年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 街道党工委的决策部署,紧扣“钱塘枢纽,高铁新城”的发展 总目标,坚决打好“城市建设、产业提升、项目攻坚、美丽创 建、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六大战役,高质量完成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 奋力谱写新湾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202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紧盯“一个力争”: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力争高于全区 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出口总额增长 10% 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0%以上,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0%以上。

推进“两大攻坚”: 纵深推进改革攻坚,围绕美丽乡 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产业空间拓展、数字化建设 等领域,创新工作路径,突破瓶颈制约,激发内生活力,形成 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湾经验。纵深推进 “三年行动计划”攻坚, 坚持“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推进机制,完成十大会战年 度目标任务,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空间格局。

聚力“三大赋能”: 聚力规划赋能,持续深入推进“中 兴、西进、北接、东拓、南扩”战略,聚焦 “一核两片两带三板块”,拓展城市开发空间,推动新一轮高强度建设。聚力创 新赋能,做优做强总部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小微产业园等新经 济板块,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格局。聚力数智赋 能,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基层治理街道“小脑”、村社 “微脑”建设,让城市更智慧,让基层治理更顺畅高效。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 一)强信心、增动能,在产业转型上迈出新步伐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振实体经济信心。深化“亲商 助企,连心结对”大走访,用好亲清在线、投资之家平台,畅 通政企沟通渠道。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做好拟上市企业培育。加大产业投资扶持 力度,提升街道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加大总部经济培育。实 施小微企业园 “23410”发展战略,构建 “5+5”发展体系。加 强与前进智造园战略合作,推动规划共谋、招商共融、配套共 享、服务共促。加大总部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招商,完善政策, 推进恒链科技等 15 家以上企业实体化入驻,打造街道第一幢 税收“亿元楼”。出让 42.3 亩商业商务地块,加快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提升工业综合效益。统筹推进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 合评价全覆盖,建立低效用地企业名录动态管理机制,加大低 效工业用地整治和提升利用,支持企业“零土地”技改和利用 存量厂房招引优质企业。强化创新人才培育。分层分类开展人 才引进工作,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强化人才交流和招引。

( 二)攻项目、强投资,在经营城市上开创新局面

以城市建设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拓空间、强 功能、优形态,打造品质宜居标杆。力促城市空间扩容。推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参与高铁新城板块概念规划设计。做好经营性用地做地、收储、出让三篇文章,力争完成建 华路西 116 亩住宅地块、新湾大道东 59.2 亩住宅地块、闸口  路南 42.3 亩商业商务地块出让,拉大城市框架。力促项目投  资增效。新开工建设全社会投资项目 15 个、估算总投资 47 亿 元,可计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5.3 亿元; 其中政府投资项目 9 个、总投资 2.75 亿元,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力促公建配套提升。确保建华邻里中心主体结顶,新湾派出所 营房竣工,加快推进三新 EPC 安置小区、新龙安置小区建设, 做好新龙安置小区二期、新龙小学、市民中心建设前期准备。 力促区域交通优化。投入 3 亿元实施道路建设 “123”工程, 即新开工横一路东伸 1 条道路,完成新湾大道北段、左十四线 2 条道路改造提升,启动横一路西伸、复兴路东伸、宏景路西 伸 3 条道路前期工作。配合区级部门做好河景路、江东大道拓 宽、钱江通道地面道路建设。完成地铁 8 号线新湾路站周边  道路修复和交通组织优化。力促地块项目提速。做好大华、佳 源、万固、东原地块等项目跟踪服务,开建总体量 6.3 万方、 2.1 万方的 2 座商业综合体,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功能。

( 三)优环境、严管理,在美丽建设上巩固新优势

聚焦 “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目标,着力绘就产城人相融的美好新画卷,争创都市节点型美 丽城镇省级样板街道。实施一批美丽项目。投入 3000 万元打  造美丽城镇 “十个一”特色亮点,开工建设总投资 4.25 亿元  的 “一纵一横”滨水环境整治,探索旧城集中连片改造模式, 适时启动南沙大堤北区块整治提升。开展一批专项整治。推进 “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开展建设工地、 重点道路沿线、河道水体及两岸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乱占耕地 整治,保持拆旧控新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数字整改”。配 合实施部队区域小危化企业关停、环境整治、北横河治理。创 建一批示范项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扩面,争创垃圾分类示范 小区。投入 2200 余万元实施宏波直河综合整治、全域水环境  治理运维及河道 “三色预警” 、22 个 30 吨以上一体式生活污 水处理终端改造提升,争创市级美丽河道、“污水零直排村”。

( 四)强数智、破难题,在社会治理上力求新突破

围绕“数智新湾”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打造街村二级数字驾驶舱,打通城市“大脑”、 街道“小脑”、 村社“微脑”。投入 300 万元建设城管驿站、智慧系统、智安 小区平台,实现市政、交通、治安等平台并轨,初步形成以信 息化为引领的城市管理“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 理基石。深化雪亮工程,投入 700 万元新增治安监控 75 个、  社会面人脸监控接入 12 个。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健全社  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治理机制,健全街村二级矛调中心运作机制。建设南沙平安主题公园。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宗教场所“三人驻堂”机制,开展交通领域“五个 一”隐患整治,为 10 人以上出租房安装联网式智慧烟感 3000 个以上,筑牢稳定底板。

(五) 夯基础、添活力,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新形象

大力推进城市“南扩”战略,积极探索未来乡村建设,让 乡村环境更宜居、活力更强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行“打 破村界、统筹规划、统一选址、连片成块、集中开发、形成规 模、规范出让、股份到村”的留用地开发机制,争取村级留用 地集中规划布局,完成首宗三新村 8 亩村级留用地规范取得与 建设。进一步完善扶持村级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加大财政 转移支付。扩大美丽乡村覆盖。按照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目标,投入 3000 万元实施共兴村、新南村 2 个美 丽乡村建设和宏波村 “三覆盖”工程,创建共裕市级精品村。 强化村级三资管理。规范“村会计出纳双代理”机制、村级土 地发包和集体资产租赁流程。巩固“三小一防”监督体系,深 化村级小额资金直拨直付、无现金收缴、村务卡使用等机制。 构建现代农业格局。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依托粮食生产 功能区,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

( 六)优供给、惠民生,在人民福祉上实现新提升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倾力保障民生民计。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工程,出台街道老旧小区电 梯加装实施政策意见,加装电梯 2 台以上。打造“五化”农贸 市场,推进安置小区房产证代办,新增闸口路、横一路等道路 两侧潮汐停车泊位,新设 6 个村老年食堂。优化教育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杭四中新湾学校、新龙小学、新建片幼儿园、大华幼 儿园建设,引入一所九年一贯制名校,健全领航教育促进中心 运行机制,形成“重高、名校、幼小初”均衡布局的教育发展 格局。扩大普惠服务供给。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 一步承接区级事项下放,推广掌上办、移动办,打造 15 分钟政 务服务圈。优化“一中心六站点”卫生服务体系,提升软硬件 设施,打造 15 分钟卫生服务圈。增设开放式运动场所,举办 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 15 分钟健身服务圈。深化“杭州演艺 ·新 湾剧院”品牌,培育 1-2 家精品村级文化礼堂,开展送戏下乡 20 场以上、沙地课堂 60 期以上,丰富 15 分钟文化圈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