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老年友好环境 提升钱塘区老年人幸福指数
发布日期:2021-12-22 10:02 信息来源:钱塘社发
近日,钱塘区2家社区接受了首届“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现场评审。到2021年年底,全区5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将达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标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积极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围绕老年生命周期打造‘老龄健康’服务提升工程,构建区域‘康联体’,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生态的一体化医康养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等创建活动。”区社会发展局(筹)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2021年,社会发展局(筹)在居住环境安全整洁、社区服务便利可及、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居住环境方面,钱塘区对独居、空巢、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进行安全检查或入户排查,及时改造维修老化或损坏的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同时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降低老年人生活风险,营造卫生清洁、空气清新的社区环境。
在社区服务方面,优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钱塘区在全市首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政策,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出全市首个嵌入式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家庭医生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6家,医养结合签约服务率100%。钱塘区大力发展“嵌入式”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目前已有约2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邻。
社会发展局(筹)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优先签约。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家庭病床385张,8家社卫中心共有78个家庭医生团队、164名签约医生,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为88.62%,健康管理率为76.58%。
不仅是硬件设施、服务机制上的优化,钱塘区还持续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完成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2项,重点向贫困、留守、空巢、失能、失智、失独、高龄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敬老月期间,对全区8000余位70岁以上老人进行走访慰问,为全区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失独、重点优抚对象及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共计覆盖9528人。
全区加快解决老年人在就医服务中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保留人工服务和现金收费等传统服务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健康码”与身份证、医保卡、市民卡等相互关联,老年人通过刷卡或刷脸即可进入医疗机构。不仅如此,钱塘区还实现了“舒心就医”,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诊疗后付费。
下一步,钱塘区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医养结合政策、“智慧助老”等创新项目引领作用,逐步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