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州市钱塘区气象局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19 17:05 信息来源:杭州市钱塘区气象局
一、着力能力提升,夯实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根基
气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111个自动气象站,气象站网密度提升至2km,实现气象数据共建共享,全区138个气象站数据纳入市“数智气象”平台,浙政钉用户实现实时查看。钱塘国家基本气象站列入2025年政府投资预备计划,3部廓线雷达列入实施计划。
气象业务能力稳步提升。建立预报业务服务制度,开展重大天气过程复盘总结。组织气象新技术、新平台培训,综合业务技能竞赛获全市个人全能三等奖。预报、预警质量稳步提高,晴雨预报位列全市前三。2024年发布决策服务材料100多期,发布气象预警百余次,发送短信14余万条。
锻造更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把人员入口关,新进5名业务人员中有4名为气象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职高级工程师2名。选拔任用3名中层干部,3名业务骨干认定为区级QF类人才,选派2名业务人员参加市气象局科研攻关,成功申报1项市级科技项目,1人获区“赛马夺标”表彰。
二、着力机制完善,把握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主动权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编制《钱塘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和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联合区应急局、社会工作部和农业农村局,开展基层防汛责任人、网格员和农业大户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建立快速直达信息发布机制,2024年“钱塘发布”刊发气象信息380余条,华数电视和应急广播预警信息播出近百次。
强化气象社会管理。推进增值化服务改革,完成省级以上平台区域雷击风险评估,开展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落实“最多查一次”要求,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检查,2024年检查防雷重点单位39家,查出问题隐患并整改12家。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完成全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落实30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任务。加强“数智气象”应用,信息员应用率提升至100%,预警信号转发率位列第一。结合“3.23”“5.12”等重要节点开展气象科普,相关活动获《中国气象报》《杭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三、着力效益发挥,赋能钱塘社会经济发展
粮食保丰。走访区内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服务需求6次。发布农业气象专题服务产品20余期。畅通农业保险理赔渠道,开展灾后农业调查,出具气象证明140余份。
交通保畅。组织重要节假日部门联合会商,加强与城管、交通运输、街道联动,及时发布雨情实况和预警,汛期未出现较大面积积水。
电力保供。与区供电公司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每周提供电力检修个性化专题服务材料,通报高温监测实况和预测意见,助力全区电力保供平稳度夏。
生态保优。全区3A以上景区信息纳入“杭州天气导游”平台。建立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负氧离子监测站,发布清新空气指数。与市生态环境局钱塘分局联合发布空气质量AQI指数,开展燃气炮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工作。
工地保安。开展钱塘高铁枢纽工程等重点项目工地负责人培训,研发短临预警服务产品,及时推送预警信息,2024年建筑工地无气象灾害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