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05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13 09:33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倪卫星代表:

您在钱塘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连片打造沙地特色农文旅共同体》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为钱塘区农文旅发展提出宝贵意见。钱塘区地理位置优越,乡村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农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局会同相关部门扎实稳步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深入挖掘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钱塘区依托田园风光,以文化旅游为载体,弘扬钱塘先辈不畏艰难、勇战狂潮的伟大围垦精神,深入挖掘农业多重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农村新业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近年来,钱塘区以河庄街道为代表,坚持下好农旅发展“一盘棋”,打响“田城汇”农文旅品牌,不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助推农文旅项目纷纷落地。纵观全区,随着大湾区湿地公园的打造,钱塘绿岛、钱塘小雅、星野牧歌等一批集亲子游乐、田园风光、户外营地于一体的宜学、宜产、宜游的农文旅田园综合体的逐渐成型,已形成全区上下共同推动农业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美好景象。

二、文旅赋能乡村,体验农村特色风俗。钱塘区依托村社基础和特色,以河庄街道的围垦文化馆、临江街道的知青文化园、义蓬街道的沙地文化馆、前进街道的三丰村村史馆等为载体,展示沙地人民“勤劳节俭、敢闯敢拼”的艰辛创业史,让游客感受沙地人民“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意境,增强地域文化的弘扬和观赏性。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事参与等活动,组织特色节日活动,将村社的旅游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杭州及周边居民“下乡旅游”。2023年以来,农民丰收节、稻田音乐节、“钱塘有年味”庙会活动、“春暖花开等你来”风筝节、钱塘沙地美食节等活动也在钱塘顺利举办。

三、打造“一村一品”,共建美丽特色乡村。钱塘区依托村社环境品质提升,以特色乡村为载体,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钱塘区已创建多个特色乡村,包括春光村稻香村、火星村研学村、新江村草莓村、建设村农旅村、新围村围垦村、江东村创客村、同一村租客村等,以点带面,形成一二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提升农民收入。分别在江东村、新江村、春光村打造了闲梦小镇、草莓小镇、稻香小镇等3个特色品牌,星野牧歌、钱塘小雅等一大批特色农文旅项目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力争连片打造主题明确、特色明显的和美乡村,实现美丽乡村、美丽人文、美丽经济“三美”共建。

四、批复湿地公园,助力打造“绿色钱塘”。近年来,钱塘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全力推进省级湿地公园创建。钱塘区省级湿地公园作为杭州最大的沿江滩涂湿地,这里既是钱塘江潮起指出,也是杭州第一缕阳光照射之地,更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我区将通过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使钱塘区江湾河口湿地与国际候鸟迁徙驿站得到有效保护与科学恢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内外兼修全方面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科研、游赏等功能,助力打造生态系统健康、服务功能全面、湿地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宣教能力强大、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形象突出的“绿色钱塘”金名片。目前,大湾区湿地公园启动区块已建设完成,即将正式开园。

五、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农文旅共同体。钱塘区依托沙地特色农耕文化,以农业休闲旅游为主体,深入实施一二三产业联动,主攻短期假日休闲服务,致力于将现代农事体验、民俗体验、沙地稻香文化、盐文化、烈士故里红色文化、钱塘江观潮景观、休闲游乐园等融合起来,形成“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发展模式,切实打造乡村振兴旅游融合共同体,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文旅智库专家作用,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做好首批民宿培育运营工作,结合钱塘区沙地文化和居住群体年轻化特点,持续跟踪钱塘小雅、星野牧歌、田城汇等文旅项目,发挥已有项目引流作用,保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从主体、产业、市场等方面入手,优化6条精品旅游路线,整体推广,加强与杭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对接,做好辖区文旅资源在全市的推广,不断丰富农文旅融合发展内涵,连片打造特色农文旅共同体,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工程。也希望您一如以往地支持钱塘区农文旅产业发展,为钱塘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唐微       联系电话:89536235

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