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24 09:23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2023年以来,区教育局坚决落实区委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及区“两会”决策部署,锚定“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强党建、促改革、优队伍、求实效,全力写好钱塘教育“两年树形象”高分答卷。

通过一年努力,“五好五全”的钱塘教育新形象加快树立、渐入人心。“美丽学校建设的钱塘样板:创新理念与品质实践”在第七届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钱塘实践”在第五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四进四学四提升’城市新劳动教育的钱塘探索”在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论坛上作样本推介,“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钱塘探索”在第二届之江教育论坛上作典型发言,“钱塘优学”做法成效荣登省委《浙江信息》专报。钱塘教育好声音、好形象在全国、省级平台频频亮相、深受肯定。

具体表现为:好学生全面发展成效优,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显示健康发展学生指数超省市平均10个百分点,培育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等钱塘好少年3152余名,荣膺国家、省、市级德体艺科等评比一二等奖超500项,钱塘学子连番亮相迎中外人文交流全国总展示活动并获杭州亚组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好教师全心育人状态佳,涌现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教坛新秀等区级以上优秀教师350余名,再夺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市级以上教育教学专业评比获奖数、等次同比增长30%,“校校有名师”“科科有优师”“级级有良师”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成型。好学校全域遍布样态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攀高至95%,新增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省现代化学校等市级以上名优特色学校60余家次,累计获评部、省级“双减”优秀案例13个、高居省市前列,文海集团教育创新成果代表浙江入展中国教博会。好服务全程优享品牌立,领先成立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率先实现街道老年学校全覆盖,终身教育学习成果数超20余万个、全市领跑,群众信访评价满意率保持90%以上,省内首推中小学生午休全员躺睡。好环境全息保障氛围浓,党委、政府、家庭、社会合力抓教育体系机制基本成型,党政干部、高校教授、劳动模范等各类人才进校入园支持学校发展超千余人次,钱塘教育视频号精彩上线、累计浏览量破百万,省民生“七优享”“学有优教”考核连续两个季度获评五星级、居于省市前列。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1. 聚焦全面发展,致力五育并举内涵重构。瞄准重点焦点,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大思政”铸魂。出台“钱塘红潮”大思政育人工程方案,挂牌成立“钱塘红潮”青少年思政学院,开展“三级书记”进校园讲思政课活动数十场次。召开区第二次少代会,获评全国红领巾中队等殊荣8项,连续三年获评市少先队先进集体。举办区首届家长节,组织“大学书记谈教育”等讲座。突出“大健康”强基。推进“大健康”育人工程,抓实“365健康跑”等特色项目,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位居全市前三,荣膺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金银铜牌数246个、打破区历史最好成绩。与北京、广州联合举办迎亚运开学第一课,举办万名少年同唱亚运主题曲等活动数十场次。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做好问题整改闭环。新评市心理健康优秀站8个,实现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教研组中小学全覆盖。突出“大实践”增智。建立“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一科一模型,获评第二届全国跨学科课程设计活动奖项13个。组织区中小学舞蹈戏剧赛等活动,摘得首届中国合唱大赛金奖。投运区内首个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五天四夜”综合实践活动周,喜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市级以上实践创新类奖项150余项,工作成效在全国劳动教育论坛上作典型经验推介。

2. 聚焦全域优质,致力高位均衡格局重构。紧盯关键要素,推动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教育高地布局。用好区内外高校、名校资源,合作成立浙财大附属学正中学、杭电附属第一小学等高校附属学校,合作开办浙师大智城幼儿园。深化文海、养正等品牌名校集团化办学,谋划布点崇德学校等新名校,覆盖江海之城等重点区块的名校集聚布局基本成型。建强名优学校集群。承办第五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第二届之江教育论坛,受邀在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国际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推进名校名园打造行动,新创省现代化学校7所、省一级园3所,省级名优学校实现全域覆盖。强化“一校一特色”建设,建成省健康促进校金牌学校、省节水标杆校等40余家次。扩大普惠优质供给。新认定区普惠性民办园23所,普惠率达 96.93%、位居主城区前列。深化低等级民办园公办托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率提高至97.46%。

3. 聚焦全员提能,致力人才队伍结构重组。坚持人才为先,加快打造一流干部师资队伍。强化党建铸魂。全面推进主题教育,推评系统级优秀党建品牌30个,选树省首批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等2个。推进区“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获评省市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优秀案例等7项。完成区委巡察问题整改、教育领域“账外账”问题专项监督、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强化专业争先。新招引国家教学名师、省特级教师等市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20名,推评市优秀教师等市级以上优秀人才百余名。摘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省思政课评比一等奖等市级以上教学技能评比大奖300余项。强化管用增效。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书记、专职副书记配备。强化“1+2+4”干部教师跨片交流培养。全覆盖开展教职工资格准入查询并从严处置,实现严重违反师德事件零发生。落实教师“暖心十条”,成立教工社团192个,新增母婴室、心理驿站等百余个。

4. 聚焦全程服务,致力教育惠民品牌重塑。着眼人民满意,努力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服务。做优入学入园服务。上线2.0版“入学一点通”特色应用,成立托幼一体化联盟6家、开设托班(混龄班)75家,满足各类人才入学需求。优化课后服务经费管理机制,成为全省首家完成单位自有资金模块建立示范区。全覆盖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清朗行动”,上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规机构109家,实现监管账户100%全开通。做大终身学习品牌。举办区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年组织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荣获市终身学习品牌等荣誉20余项。“车间学堂”助力1755人完成“双证制”高中学历提升。全覆盖建设村社老年学堂,创成省老年教育示范校1所,荣膺全国首批“智慧助老”工作案例2项。做实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13项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开工学校项目6个、竣工7个,投用区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新增“钱塘印记·美丽校园”20家。新增青少年宫新湾中心教学点,实现公办校外教育7个街道全覆盖。100%开放中小学运动场地。

成绩可喜,短板弱项仍在:区域整体教育质量提升明显,但片区间教育教学质量不够均衡、差异系数偏大;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加速向优,但拔尖领军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服务群众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品质度不够优、品牌度不够强。

二、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是“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区教育局将深入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聚力“137”行动方略,全力打好打赢“钱塘优学”三年行动收官战、决胜战。

1.“1”:打好打赢“钱塘优学”行动决胜战。紧盯“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倒排时间表、落实任务单,确保28项指标全达成,6大改革行动、20项重点任务项项落实、高质完成,实现教育“三年大变样”目标,擦亮“好学生全面成长、好教师全心育人、好学校全域遍布、好服务全程优享、好环境全息保障”教育共富金名片。

2.“3”:打好打赢“三大赛道”竞跑争先战。跑好跑赢“学有优教”省考竞速赛,对标考核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争取季季五星级、全年一片红,巩固全省领先位次。跑好跑赢“两县创建”国检冲刺赛,强化部门、街道、学校三级联动创建迎检机制,系统部署、分月推进、全面整改,确保跻身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双创成”行列。跑好跑赢“两大监测”排名进位赛,力争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排名稳中有升,推动省基础教育生态监测跻身A等、保持省市第一方阵。

3.“7”:打好打赢七大重点任务深化攻坚战。以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为主线,抓实抓好7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速党建统领放大效能。健全完善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深化“党建双强”工程建设,统筹抓好意识形态、统战、群团等工作,着力培育系统级以上党建示范校、党建品牌10个以上。一校一策、一校一品构建“四清”环境,争创省市区级清廉学校示范校、优秀案例10家以上。

二是加速教育生态全面优化。用好区内外优质资源,挂牌成立新一批高校附属学校,推动文海、养正等品牌学校向重点区块延伸覆盖。启动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力争省一级幼儿园数量达25所。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行动,抓实启智学校医教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创评市示范性、合格资源教室7所。

三是加速人才队伍建优建强。推动出台“钱塘优师”建设实施方案,优化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激励机制。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师德修养。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体系,落实教师人人“六个一”要求,推进主题性项目“研究+”行动。落实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增设“乐跑”“书法绘画”等教师俱乐部。

四是加速育人方式创新变革。全面推行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化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选树新一批课改示范校、示范学科。抓实大思政育人工程,推进“同备一节课”等活动,选树一批思政金课、思政名师。深化“大健康”育人工程,优化升级“食育课程”“全员躺睡”等项目,建强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人人学救护·师生共健康”行动。优化“大实践”育人工程,聚力推进“一校一实践课程”建设,做优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活动。

五是加速友好育儿环境打造。计划竣工学校项目6个,开工项目3个,新打造“钱塘印记·美丽校园”10所。建立托育保教管理联盟机制,提供托位1000个。建成区青少年宫文体中心,完善“1+10”一宫多点公办校外教育格局。借力研制课后服务规范,评选一批学后育人型示范学校,推动课后服务向学后育人转变。落实落细校园交通安全三年行动等项目,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优化线上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办好区第二届家长节,厚植家校共育氛围。

六是加速终身学习城市建设。全年举办“一堂多能”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共建共学实践活动400场以上。抓实“银耀钱塘17118智能教育+”服务项目,新增老年学位2000个,争创市示范性机构、基地、品牌项目5个。抓好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力争终身学习成果数突破30万人次、保持省市前列。

七是加速数字化改革升级。高标准建设好区域教育大数据仓,优化“钱塘优学”数字化综合平台(学在钱塘)校端开发,利用大数据实现“一屏查、一掌办”。优化省级试点项目“钱塘优生”和“钱塘优师”两大应用场景,上线“钱塘优校”应用场景,推进“钱塘名师数字工作室”应用开发,覆盖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钱塘教育一张网”全面成型、上线运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