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塘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第2308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2-11 13:17    信息来源: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民革钱塘区支部:

贵支部在钱塘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区“专精特新”工作开展情况

1.数量稳定上升,初步形成梯度培育格局。目前,我区共有146家“专精特新”企业,比2022年增加113家,其中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4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今年已推荐29家企业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良好梯度培育格局。

2.建立培育库,分级分档加强储备。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文件精神,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梯队培育体系,筛选一批研发占比高、发明专利多、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储备企业,积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目前培育库入库企业191家,可作为申报专精特新的优质储备企业。

3.开展多次宣讲,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根据2023年工信部、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已经纳入常态化工作。为了提升企业申报水平,今年1-5月,区经信科技局针对企业培育的不同阶段先后组织了四次专题培训会,全区约300家企业参加,积极宣传专精特新政策;同时邀请了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负责人为区内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培育企业进行搭脉问诊,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水平。

4.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服务指导。依托省市区经信和科技部的联动合力,我区成立了浙江省专精特新创新中心(筹),推动了来自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8家企业签约入驻。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与我区产业园区发展联盟签订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战略合作协议,并即将在我区成立专精特新培育基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的成立,有利于健全“专精特新”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投融资、管理咨询等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精准服务。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引育升级

1.加速梯队企业培育。紧紧围绕我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坚持梯次培育和动态管理,推动企业沿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路径实现梯次升级,着重培育一批在特色领域和新兴领域表现出彩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库,形成“一库一册一表”。

2.加强储备企业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优质中小企业对专精特新的认知水平和申报能力,区经信科技局将依托国信启迪、省中小企业协会、绿纽信息科技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力量,按季度定期培训与月度不定期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细化年度培训计划;同时,将重点培育企业纳入上门走访服务范畴,做好省级专精特新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指导工作。

3.加大优质企业招引。抢抓杭州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机遇,瞄准钱塘“515现代产业体系”,咬定“创新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智能仪表、储能”六大细分赛道,做精五大生态圈盯紧信息库,靶向招引一批“专精特新”项目,放大产业生态圈集聚扩能效应。借助与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加快落实省级“专精特新”创新中心入驻企业落地,尽快形成“专精特新”项目集聚效应。

(二)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指导

1.做好上市服务指导。紧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以“企呼我到”的服务原则,建立“点对点走访、专业化培训、全过程服务”的梯队式企业上市培育体系,按照上市服务“五大机制”,尽力协调解决“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推动“专精特新”优质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化交易所合作,并邀请交易所专家为区内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资本市场政策及方向解读。借助我区省级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上市加速器的平台,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服务为切入口,打通知识产权助推企业对接多层次市场,特别是科创板上市的各核心节点,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互促,缩短企业上市进程。

2.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要营造良好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产业纽带、上下游配套、分工协助和技术扩散等实现融通创新发展。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围绕产品、技术需求,共同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

3.制定“专精特新”企业专项金融服务。实施“专精特新”融资计划,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每年为企业提供一定金额的信贷融资,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引导和鼓励辖区金融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覆盖。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通过主导设立政策性直投基金、中小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扩大融资供给等方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4.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常态化服务。结合我区“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服务活动,把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及时掌握企业诉求,指导用好惠企政策,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用能等问题。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梳理企业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创新链、信息链、资金链、价值链等各项服务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案。

(三)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资源要素倾斜

1.加大专精特新政策专项扶持。强化对各类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享受技术改造、工业强基、重大创新专项等项目资金支持。优先支持和推荐“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等。争取省、市级财政资金对“专精特新”企业项目在研发投入、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重点支持。在供水、供电、供气、消防等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出台降低“专精特新”企业运营成本的政策条款。

2.推进专精特新园区试点建设。以我区小微企业园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鼓励头部企业与其本地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企业集聚于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块状”发展和集群发展,形成空间、土地、人才的系统供给。

(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发挥联盟资源整合作用。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我区“未来工厂”建设联盟,通过联盟购买第三方服务,免费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智能制造“未来工厂”咨询及数字化诊断服务、联合培养人才等,推动储备企业工业设备和核心业务上云上平台,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促进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实现资金、技术、市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开展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攻关。

2.加强专精特新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品牌建设,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争创“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制造精品”等省级以上品牌。强化区域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品牌集群。鼓励参与标准制定,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引导其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制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

3.优化专精特新人才保障。针对企业提出的专业人才的招聘难和留人难,以及对于国内国际人才的补助补贴受限等问题。建议区相关部门尽快建立校企协同机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项目,帮助企业培育和留住专业人才。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工种技能人才等定向培养和交流合作。同时,在人才落户、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倾斜,切实帮助区域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引进留住用好专业人才。

4.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钱塘科学城,充分发挥我区14所高校的优势基础,鼓励“专精特精”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用研发设备、共享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对接,帮助创新型企业找到合适的高校,开展高校合作成果转化。将高校实验室科研的“专”作为初创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企业跟高校合作进行实验室共享,引导企业将科研成果导入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

杭州钱塘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